发布日期:2024-02-27 11:35:09 |信息来源:阳泉日报 |阅读次数:次
当前,金融诈骗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个人财产和国家经济,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。我们要了解金融诈骗套路,时刻提高警惕,擦亮眼睛,保持清醒头脑,自觉抵制诱惑,坚决防范金融诈骗活动。
下面,山西银行阳泉分行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金融诈骗中比较常见的10种诈骗形式,让大家识破金融诈骗套路,防患于未然。
调包诈骗
调包诈骗是指采用隐蔽方法,使被调包者的物品被替换,且被调包者对自己所交付的财物种类、名称、样式等物理外观无法准确辨别的行为。
调包诈骗的表现形式为以假换真。不法分子常趁人不备,以普通物品调包贵重物品,以假银行卡调包真卡,在受骗人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将钱财全部取走。
ATM诈骗
ATM诈骗一般以ATM机为载体,通过在取款机上做手脚、贴虚假告示和假咨询电话等方式,诱导他人上当。
一般情况下,若遭遇诈骗,客户在拨通告示电话后,对方会自称是某银行客户服务中心,向客户索取密码。客户将相关信息告诉对方,不法分子随后在别处利用所获得的相关信息冒充当事人,将卡内的钱取走。
因此,在ATM机取款时,一要留意周围环境,如遇可疑情况切勿取款;二要留意取款机周边是否有可疑摄像头,如有切勿输入密码;三要留意告示电话,若电话可疑切勿拨打,也不要告知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,以防陷入诈骗。
电话诈骗
电话诈骗,即利用电话进行诈骗活动。不法分子多冒充受害人的亲戚、同学或朋友,通过电话骗取受害者的信任,一般情况下会在通话中传达出“很急”“需要马上转账”等信息,从而诱导受骗者在短时间内向某特定银行卡汇款。
现在,电话诈骗普遍采用异地作案、异地诈骗、异地跨行取款等方式。如遇电话诈骗,务必保持冷静,仔细检查电话号码,仔细辨别对方口音。如果可疑,立即挂断,发现有诈骗嫌疑或是发生钱财损失时,应立即报警。
勾结诈骗
勾结诈骗,是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、个人与境外团伙勾结等形式,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。
勾结诈骗中,不法分子由原始的伪造印鉴、伪造汇票,发展成从银行索要存款单位的预留印鉴,甚至与银行人员内外勾结,虚开承兑汇票,再以存款单位的名义,贴现兑出现金非法占有。
因此,在进行银行交易时,存款单位要警惕银行票据,注意本单位银行预留印鉴和银行流水情况,以防陷入勾结诈骗中。
假币诈骗
假币诈骗,是指制造虚假货币以假币套真币进行诈骗的行为。假币流通于市场中,几乎辐射到每一个人,已成为社会的公害。行骗者往往利用大找小等手法诈骗。
因此,在现金货币交易时,一定要仔细鉴别真假,收到假币主动上交银行或公安机关,不得再次违法流转。
高息诈骗
高息诈骗,通常是不法分子向被害人放贷,采取隐瞒高息的手段引诱多人入局,在受害人债务累积到一定数额后,制造虚假流水,收取保证金等。同时,引诱被害人参与网络赌博,并常常以不赌博就一次性付清债务相要挟,使被害人深陷其中继续借贷。然后采取诱骗手段要求被害人提供保证人,并相互担保,从而产生新的被害人,继续循环借贷,使存款人本息血本无归。
因此,切勿相信“放款快”“无抵押”“利息低”等诱惑。如遇可疑情况,可依法控告和申请检查监督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引诱汇款诈骗
引诱汇款诈骗,通常是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方式,将“请把钱存到××银行××账号××先生/女士”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。如果碰巧有人正打算汇款,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,可能未经仔细核实,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。还有的是自己拖欠别人钱款,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,误认为是催款的,没有核实真实姓名,便把钱汇入该银行账号。
因此,在收到此类短信时要仔细核实,切勿将钱转入不法分子手中。
刷卡消费诈骗
刷卡消费诈骗,是不法分子通过群发虚假的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,引诱机主拨打短信上指定的号码查询,然后冒充银行工作人员、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或公安民警等连环设套,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或者套取用户的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。还有的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持卡人在何处消费的提示,当持卡人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查证时,诈骗分子会诱导持卡人到ATM机取消自动转账功能,并提示操作程序。这个程序实际为转账操作程序,使客户账户内的存款被划转至诈骗分子的账户中。
当遇到此类情况时,切勿向对方透露银行卡号和密码,查询时通过银行公布的客服电话或到银行网点查询,保障自身财产安全。
虚假中奖诈骗
虚假中奖诈骗是网络诈骗中的常见形式。不法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QQ用户、MSN用户、邮箱用户、淘宝用户等发送诱人的“官方中奖”信息,提示引导网民访问事先设计的假冒官方网站进行确认,诱使网民信以为真,进而以“交税”“运费”“保证金”等为由实施诈骗。
当收到来历不明的中奖信息时,要提高警惕,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,也千万不能相信,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,否则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。
低息贷款诈骗
低息贷款诈骗以低息免息贷款为诱饵,如“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,月息3%,无需担保,请致电××经理”等,利用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,吸引被害人上钩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。
在此类骗术中,不法分子冒用正规网贷公司的名义,用虚假网贷App软件,通过缴纳保证金、刷银行流水、银行卡号被冻结、贷款App无法提现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诈骗。
放款之前先收费是网络贷款诈骗最常见的伎俩。无论在哪一个金融平台上申请贷款,正规平台都不会在放贷之前收取任何费用。牢记这一点,避免落入骗局。(龙彩霞)